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江卉 報道
大學教授陳長清創(chuàng)辦的武漢優(yōu)煒星科技有限公司,致力于制造中國自己的半導體紫外芯。成立僅兩年,就躋身光谷“瞪羚企業(yè)”。到去年底,年產值已超過4000萬元。2019年,產值預計將達7000萬元,利潤超過1000萬元。
3月26日,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了這個創(chuàng)業(yè)團隊。
一塊集成電路板卡住研發(fā)“脖子”
一枚小小的半導體紫外LED燈,能量驚人,宛如人造“小太陽”。裝在空調、凈水機上,可以消滅99.99%以上的細菌;美國海軍裝在軍用水壺上,可以將流動水源凈化為飲用水;照射5分鐘,可以殺滅99.9%的C型肝炎病毒……
陳長清介紹,半導體紫外LED可廣泛應用于消毒殺菌、醫(yī)療、光纖固化等領域。長期以來,半導體紫外LED芯片技術一直被國外企業(yè)壟斷。
海外求學多年,陳長清成為紫外LED材料與芯片領域專家?;貒院螅谌A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工作。“你有先進技術在手,為何不讓它走向市場?”2015年,武漢光電工業(yè)技術研究院向陳長清發(fā)出邀請。
大學的支持、工研院的力邀,點燃了他的創(chuàng)業(yè)激情。2015年10月,公司從華工創(chuàng)投獲得首筆融資;2016年1月,陳長清的大學室友、蘇州高新創(chuàng)投基金合伙人喬峰伸出橄欖枝,公司獲得該基金的A輪投資。
創(chuàng)業(yè)路上,陳長清也遭遇過“卡脖子”。“麻煩出在研發(fā)階段?!彼貞洠贤釲ED產品生產的關鍵工藝之一是芯片集成電路板的制備,要在表面貼裝生產線上進行產品“打樣”,完成印刷、貼片、回流焊、檢測等多個工藝程序。
在武漢,一些擁有表面貼裝生產線的大型企業(yè)不接小批量、個性化訂單,而小作坊又實現不了產品的高端需求。迫不得已,優(yōu)煒星只得在廣州找工廠委托生產,不僅成本高,研發(fā)也受限。
公共服務平臺送來保姆般的服務
得知優(yōu)煒星遇到困難,武漢光電工研院伸出援手。在工研院公共服務平臺上,有多條專業(yè)的第三方表面貼裝生產線,專為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的研發(fā)、產業(yè)化試驗服務,即使一片樣品也能生產,而且可以隨時進行修改、迭代。
該平臺先后為優(yōu)煒星完成120多個小型集成電路板樣品,總價僅7000余元,每片電路板樣品成本不足60元。即便如此,平臺依舊安排專人,用一條獨立生產線為其生產,并跟蹤樣品的質量和使用情況?!肮ぱ性浩脚_不亞于斯坦福大學?!标愰L清感慨。
在上個世紀80年代,斯坦福大學為科研和生產穿針引線,造就了硅谷。
掃除了攔路虎,陳長清和團隊專注研發(fā),接連攻克半導體核心技術。
材料外延生長是制造深紫外LED最核心的半導體工藝,直接影響產品品質和成本。在這一領域,美國傳感器電子科技有限公司(SETI)技術全球領先,可制備出0.3微米厚的AlN單晶薄膜。
經過努力,優(yōu)煒星制備出10微米厚的AlN單晶厚膜,厚度是美國公司的數十倍。
在同等面積的基板上,要封裝集成更多的燈珠,才能實現更高功率密度的紫外光照。這一過程中,能否更有效地散熱,成為技術成敗的關鍵。
經過反復試驗,研發(fā)人員選擇氮化鋁陶瓷作為基板,采用全球先進的倒裝共晶技術進行封裝,使熱阻降低到每瓦5.5K以下,遠低于國外企業(yè)每瓦20K的水平。
截至目前,陳長清團隊已申請專利20余項,成功研制出世界先進的紫外LED核心材料、芯片與器件。
加固“護城河”進軍百億市場
有了過硬的產品,如何尋找市場的突破口?
一個偶然機會,公司總經理張建寶和技術總監(jiān)戴江南聽同學說起,一家印刷設備公司使用紫外LED光源對噴繪出的墨水圖案進行瞬間快速固化,效果好、訂單多。但是苦于紫外LED燈全部從國外進口,價格不菲,售后服務也跟不上,急需國產替代品。
很快,優(yōu)煒星憑借過硬的技術,順利拿下這家公司的訂單。此后,陳長清團隊又在酒瓶絲印、光纖涂覆、液晶等領域開疆拓土。
2017年,優(yōu)煒星成為光谷最年輕的“瞪羚企業(yè)”之一。
優(yōu)煒星的快速發(fā)展,讓陳長清團隊信心更足了。2017年,優(yōu)煒星成立控股子公司湖北深紫科技有限公司。
陳長清介紹,優(yōu)煒星的產業(yè)方向是波長在320至400納米的近紫外LED產品,而深紫科技則瞄準波長200至320納米之間的深紫外LED芯片及應用。
深紫外技術門檻更高,主要用于殺菌消毒,這一市場規(guī)模將超百億元。產品一旦成熟,直接安裝在空調、凈水機、冰箱、汽車上就能消毒殺菌。
深紫外LED技術,除了殺菌還能保鮮?!坝蒙钭贤釲ED燈照射過的西紅柿,可延長6天的保鮮期?!标愰L清表示,如果在冷鏈物流車和大型商超的保鮮貨柜上,加裝深紫外LED燈,水果、蔬菜、海鮮、肉類的保鮮期就能延長。
目前,深紫科技LED芯片產品在部分技術指標上,可與領軍企業(yè)韓國LG旗下產品相媲美,并獲得國內知名家電廠家訂單?!霸谏钭贤忸I域,深紫科技將成為一支重要的中國力量?!睂ξ磥恚愰L清信心滿滿。
短評
破除成果轉化“中梗阻”
□ 江卉
科技成果轉化難,一個重要原因是中試階段的投入不足,缺乏從實驗室科技成果到產業(yè)化技術的中間平臺。
優(yōu)煒星打造中國自己的紫外芯,關鍵時刻卡在了“打樣”上;光谷海歸博士張發(fā)明研制“讓國人買得起的抗癌藥”,卻苦于本地找不到合適的中試平臺。類似“中梗阻”,成果轉化中并不鮮見。
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,關鍵要破除成果轉化的“中梗阻”。在創(chuàng)新鏈條上,要建設更多公共服務平臺。
平臺不是簡單給技術和市場“牽線搭橋”,而是要實現深度融合,提供全方位的服務。武漢光電工研院的服務平臺、光谷生物城的藥品研發(fā)儀器平臺,都為成果轉化企業(yè)提供了貼心服務。
梧高鳳必至,花香蝶自來。破除制約科技成果轉化“中梗阻”,創(chuàng)新之花才能結出豐碩的成果。
技術分享 · 2018年10月04日 · 311次瀏覽
公司新聞 · 2020年01月27日 · 940次瀏覽
媒體報道 · 2019年04月01日 · 1195次瀏覽
公司新聞 · 2019年04月26日 · 943次瀏覽
技術分享 · 2019年07月03日 · 2868次瀏覽
行業(yè)資訊 · 2020年12月19日 · 2161次瀏覽
技術分享 · 2017年11月15日 · 448次瀏覽
技術分享 · 2020年02月28日 · 2039次瀏覽